1

大家好,我是初来乍到的日语-简中译者,路人甲。

通过考试后,系统发来了亚马逊工作集的试译,提交之后,就陆续过来很多亚马逊工作集的内容。翻过几个工作集之后,发现如下问题,希望各位前辈、高手给小弟指路。

  1. 几乎所有亚马逊的工作,都是被吃剩一半,而且吃相十分难看(而且看记录基本上是同一些人)。基本都是简单句、单个单词的句子、系统内匹配到翻译的句子已经被提交过了(而且很多有错误,其中一些甚至看起来有机翻的嫌疑)。而长句、复杂句、专业性强的句子基本都被放置不管。
    按照Gengo的品控原则,岂不是谁碰长句谁倒霉?没有机制规范译者的责任吗?薪酬一样的前提下,做长句的人岂不是费力不讨好(我收拾了四个这样的残局)?
  2. 很多商品名称中包含“平行进口品”字样。按照亚马逊的风格指南,有关商品进出口的信息不能翻译,需要删除。然而很多已提交的译文中依旧出现了类似字样。
    关于平行进口,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?有没有相关规则?
  3. 存在原文不全现象(一句话到半截就没了),我插了小旗报错,然而貌似并没有什么用。
    关于此类句子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?求建议。

给大家添麻烦了,谢谢!

22件のコメント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我也是一名新译员,读过这次亚马逊翻译标准之后,疑问也很多。

    本身标准撰写的并不严格,不全面,而且实际翻译的时候看别人做的跟标准也不太一样...

    lz说的特别是第一条,我一般都跳过去不翻译了,宁愿找一个相对完整的去翻译。不过这样就会碰到很多长句,难句,特别是专业名词的翻译很费时。

    现在得了一两个高分,得了一两个低分,我也搞不懂这个标准怎么定的。

    望解惑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Kotonyan's Carnival★

    两位新伙伴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我在社区发的帖子——

    大家进来评评理吧!资深译员又胡乱审核案件,恶意打极低分了

    Kotonyan's Carnival★ 2 months ago

    有37个回复。其中就提到了部分亚马逊工作集的问题。内容有点长,有点乱,看起来可能需要花点时间。

    现在的我能给两位的建议就是多做多风险,少做少操心,不做最安逸。

    刚来gengo时的我也和大多数的新人一样,有闲暇时间就会积极地接单,对原文和译文都投入了百分百的认真,然而最近的经历真的让我对gengo很失望。

    以我自己这几年的体验来说,gengo在对客户、对译员、以及对翻译质量的管理上绝对是存在严重问题的。

    即便客户下单的内容不符合gengo的接单标准,但只要有译员接单并完成了翻译,那么这单变算作成立了。如果后续出现了问题,吃亏的都是译员。

    所以只要客户的案子和客户本人有任何你觉得不对劲的地方,请毫不犹豫地拒绝掉它!不要可惜那几刀美元的翻译费,请毫不犹豫地拒绝掉它!不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为客户担心案子没人做会有什么后果,请毫不犹豫地拒绝掉它!

    翻译标准同样可以参考我那一帖。

    gengo虽然有自己的质量方针,但实际的审核都掌握在资深译员手里,而资深译员的评选机制和奖惩机制都是不透明的。

    所以相当于是没有标准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上面这位仁兄,你发的帖子我看过啊。

    我觉得这种不确定性就是笔译的难点之一。我自己也有过几百万翻译量的经验积累,深知这其中存在不可调和的争议,也不一定就是哪个人的错。

    就我个人来说,最拿不准的就是如何在“日文原意以及句子结构所组成的框架”,和“流畅的中文表达”之间找一个平衡。我不知道gengo更高级的校对人员会如何去做取舍。不过挑战一些比较难的句子,确实有点给自己挖坑的意思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Kotonyan's Carnival★

    minstral 你好~

    你说的“如何在‘日文原意以及句子结构所组成的框架’,和‘流畅的中文表达’之间找一个平衡”这个问题,其实在传统翻译行业里是早有定论的。我推荐去看一些我国国务院对涉日事务的翻译,应该就能领会到了。国内有经验的正规本地化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应对流程,但在这个社区我不太方便多说。

    就我的经历来看,我觉得去揣测“gengo更高级的校对人员会如何去做取舍”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,因为“gengo更高级的校对人员”翻译水平不一定比你高,每个ID在专业领域上的素养也无从可知。

    gengo的本质是提供一项服务,而非完成翻译创作。我不反对有勇气的同行主动去踩坑,但我希望每一个同行都能保护好自己的权益,永远不用经历我所遭遇的经历是最好的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谢谢,看得出你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资深译员,意见很中肯,我一定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一下。不过我自己感觉可能比较无解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Kotonyan's Carnival★

    然而我在gengo只是一名普通译员……(苦笑)

    有缘的话希望能在其他中文社交平台上再交流吧~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说实话,涉及领域比较宽泛的翻译本身没有资历深浅之分,在特定领域才会显出差别来。太认真你就输了,对不对?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robertkyo

    果然Gengo为了应对亚马逊这种大型项目,开始放水批准新的译员进入。我本人也是日简中语言对Pro级别资深普通译员(^_^)。

    作为一个亚马逊项目从Trial Translation开始陆续做了一年多的普通译员来说,我来说说对于亚马逊项目的一些感受。

    其实亚马逊的产品范围相当广泛,涉及的领域很多,里面还涉及了产品文案,难度并不小,但是价格却只是standard,但是从亚马逊方面给出的审核意见来看,对方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并不低。所以对于Pro级别译员来说,你必须用Pro级别的质量来应对,因为客户要求并不低,所以做的积极性并不高。而对于standard级别译员来说,其中有些译员的能力和质量并不足以应对亚马逊的要求。公司角度来讲,当然很希望能留住亚马逊这个大客户,但是价格和客户要求之间的巨大落差,使得这个项目变得很尴尬。。。

    @王暁夏

    关于平行进口,这个词语,亚马逊方面给出的术语集里的标准译法是“非日本发行正品”。其实也是正品,只不过渠道不同而已。

    另外问一句,现在你们还能在平台上看到亚马逊的job collection吗?

    robertkyoにより編集されました
  • 0
    Avatar
    Xiaoxia Wang

    @robertkyo 感谢您的回复。

    我的专业领域是语言学、文学,一些史政社科之类的也有涉及,比较少接触商务类的稿件。最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开始在 Gengo 上接一些工作。

    亚马逊项目涉及到产品范围太广了(其实就是“亚马逊”本身嘛),需要译员对多个领域都有所了解,并且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(能用 Google 是必备条件 ;) )。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比较擅长动漫、手办、铁道模型、户外、运动类(才不是什么宅呢)。翻译陌生产品也让我增长了不少的知识,在增长只是这层意义上多少还是有一些受益的。

    然而,尽管说客户是“亚马逊”,但亚马逊的稿件显然也是风格千差万别、品质参差不齐。有浅显易懂的,有玄乎其选的,还有非常maniac的。后者翻译起来十分花时间,需要格外小心,而且品质风险也很高(显然ST并不一定比你更了解这个领域)。一些重视单位时间收益率的同行(也有可能是有组织的业者?)可能就不关心这部分内容了。

     

    既然说到这了,就结合最近论坛的一些话题多说两句。

    逛了逛最近论坛的帖子,发现普通译员对于Gengo和ST的不信任和不满的情绪很高。我逛了逛Japanese Forum,发现这种情绪在日语社区也是存在的。归其原因貌似有两点。①在于ST的评价对普通译员评分和账号生存上的权重过大,评价过程貌似颇为主观,不仅缺乏明确成文且能让人信服的标准(黑箱状态),且ST的水平和行为不受监督和制约。对我个人来说,我也不太清楚ST是怎么审阅我的稿件的…②Gengo在品质上采用双重标准,对考试结果一再说每次成绩都是Final Result,而自己却会单方面通过算旧账的方式给译员过去的工作重新打分。这显然是利用强势地位破坏公平性的做法。

    帮助人和人建立信任关系,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确立公平、透明可操作且接受监督的信用评价体系。这事情虽然很难,但并不是不可做到的。马云10年前试图解决网购消费者和商家间互信的问题,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且并不完美,但现在淘宝、阿里巴巴、支付宝的体系还是有一些借鉴参考价值的。

    获许论坛的帖子只代表了个别案例,并不是普遍现象,但这种声音是否是可以被忽略或无视?现在的游戏规则真的是完美无缺的么?如何强化ST和译员的信赖关系,如何更加精确地筛选过滤不合规的译员?这种疑义的存在本身就是对Gengo口碑的损害。希望Gengo能持续完善规则和标准,继续完善社区。

    (请不要误解,我不是在敌视ST这个群体。我写上面这些的出发点在于,希望Gengo能够持续完善规则和标准,建立、强化社区的信任关系。)

    Xiaoxia Wangにより編集されました
  • 0
    Avatar
    Xiaoxia Wang

    吐个槽:这位把卡牌游戏的「バトルデッキ」翻译成“战斗甲板”然后据掉的同行我也是醉了。您扔掉的那些句子让我怎么前后统一啊……至少翻译成“套卡”、“卡组”、“套牌”我也能配合一下,您翻成甲板不是坑人么……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想再问个问题,review是如何做的啊?

    每次收到review,会有一个评分。然后链接点进去只有对于一个句子的点评。

    这是只对这一个句子的评分还是只挑出了一个句子评分?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robertkyo

    @minstral

     

    reviewer是随机抽取你的一段译文进行评估,按照错误占总字数的比率来打分。如果有错误,会提供指向错误地方的链接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minstral

    @robertkyo

     

    谢谢,那我运气就有点背了,哈哈。同一段话被翻来覆去批了两次...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happy.p.c.y

    @robertkyo
    如果你看不到亚马逊的工作集,那很可能是你的工作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。
    我之前也不想看到那些被啃得乱七八糟的工作集,但是没有办法,每次打开都铺天盖地的就在那里,实在相当困扰。看不到了从某种意义上说,并不是坏事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happy.p.c.y

    发帖的楼主怎么看都不像是初来咋到的译员,倒像是对平台相当了解的人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Xiaoxia Wang

    @happy.p.c.y

    我这个月才刚注册的。

    当独立翻译倒是有一些时间了。不过基本上都是接熟人的活儿,也没在翻译公司做过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Peter Chiu

    亚马逊的工作是这样的,好好一句话有可能被切成2句,很多产品找不到线索不知道翻译成什么合适,而且已完成的明显很多都是机器翻译的,前言不搭后语。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• 0
    Avatar
    robertkyo

    @Peter Chiu

    你说很多明显是机器翻译的,这个也太夸张了吧,这不是明显找死的行为嘛。。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Xiaoxia Wang

    @robertkyo @Peter Chiu

    我觉得Peter Chiu说的没错。

    亚马逊工作集很多已经被翻过的句子,非常别扭甚至不像人话,明显是机翻。有可能是一些人统一用机翻大量翻过之后再人工去改。

     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robertkyo

    用机器翻译这种,碰到ST review,那肯定就是取消资格了啊。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Xiaoxia Wang

    @robertkyo

    大概对于很多“聪明”的中国人来说干一票骗到钱就能卷铺盖走人了。资格、账号什么的,对他们并不重要。取消资格了再注册一个就好了,

  • 0
    Avatar
    因心子0612

    所以我也很想问一下大家,这两天是不是没有亚马逊的工作集了?还是我被屏蔽掉了。

サインインしてコメントを残してください。